什么叫引流| 以身相许是什么意思| 辜负什么意思| 吃什么不会胖| 很man是什么意思| egfr是什么| 脾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六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野生甲鱼吃什么| 一什么叮咛| 茶油是什么油| 九二共识是什么| 打马赛克是什么意思| 生理性是什么意思| 出家人是什么意思| 感冒发烧吃什么水果| 考试吃什么早餐| 什么叫红肉| 排骨汤里放什么食材好| 4月10号什么星座| 天煞是什么意思| 考妣是什么意思| 包皮红肿用什么药| 孝服是什么意思| 如日中天是什么生肖| 做完肠镜需要注意什么| 芭乐是什么味道| 甜茶为什么叫甜茶| 股票的量比是什么意思| 实拍是什么意思| 妇女是什么意思| 阴唇痒是什么原因| 什么的水| 卖萌是什么意思| 一直拉肚子吃什么药| 睡美人最怕得什么病| 因地制宜是什么意思| 女性尿路感染挂什么科| 起死回生是什么生肖| 糖尿病能吃什么| 依山傍水是什么意思| 什么时间吃水果最好| 建档立卡是什么意思| 儿童上火了吃什么降火最快| 927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国企单位| 中医科是看什么病的| 长期喝饮料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补牙是什么意思| 口干口苦吃什么中成药| 开车压到猫有什么预兆| 舒字属于五行属什么| 口臭睡觉流口水什么原因| 大山羊是什么病| 分分钟都妙不可言是什么歌| 转隶是什么意思| 小孩咳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自汗恶风是什么意思| 抠鼻表情是什么意思| 抽筋吃什么药见效快| 晧字五行属什么| 阁下是什么意思| 卿本佳人什么意思| 过房是什么意思| 钻牛角尖是什么意思| 38年属什么生肖| 鲁肃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杨梅什么时候成熟| 10月24号什么星座| 月老叫什么名字| 奶泡是什么| 无回声结节是什么意思| pvr是什么意思| 理疗和按摩有什么区别| 处女座男和什么座最配对| 梦见吃核桃是什么意思| 日柱国印是什么意思| 蓝桉什么意思| 阴阳怪气是什么意思| 二球是什么意思| 世界上什么最大| 什么的蜻蜓| 窦缓是什么意思| 敲打是什么意思| 周边是什么| 减肥饿了可以吃什么| 舌头尖麻木是什么原因| 痔疮有什么症状表现| 三什么道中| 吃了虾不能吃什么| 心理医生挂什么科| 什么叫总胆固醇| 长生不老是什么意思| viscose是什么面料| 甲功能5项检查是查的什么| 慢性炎伴鳞化是什么意思| 小腿浮肿吃什么药最好| 叶公好龙讽刺了什么| 多饮多尿可能是什么病| 安厝是什么意思| 花胶和什么煲汤最适合| 胃疼做什么检查| 夏天穿什么鞋子| 高血压有什么症状| 阴道口痒用什么药| 脱发吃什么药| 人参和什么泡酒能壮阳| 窦性心律逆钟向转位是什么意思| 王朔为什么不娶徐静蕾| 异常出汗是什么原因| 黄瓜不能和什么食物一起吃| 游离甲状腺素是什么| 墨鱼是什么鱼| 什么是氮肥| 右膝关节退行性变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熬夜| 调养是什么意思| 龙舌兰是什么酒| 处暑什么意思| 什么叫发物| 包茎不割会有什么影响| 花胶是什么鱼的鱼肚| 喝酒拉肚子吃什么药| 浅是什么意思| 脚底抽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九月二十二是什么星座| 叫姑姑是什么关系| 水中毒是什么| 尿酸高要注意什么饮食| 关节间隙变窄什么意思| sad是什么意思| 1978年是什么年| 酒后喝什么饮料比较好| 乙肝需要检查什么项目| 减肥用什么好| 黄疸肝炎有什么症状| 什么样的人可以通灵| 湿气重有什么症状| a1微球蛋白偏高说明什么意思| 今天是个什么日子| 舌下腺囊肿挂什么科| 双相是什么| 正局级什么级别| 人为什么会得阑尾炎| 脂肪肝吃什么食物| 安眠药有什么副作用| 十一月十七日是什么星座| 那好吧是什么意思| 送男生什么礼物| 踏雪寻梅是什么意思| 眼科pd是什么意思| 蚊子喜欢什么| 走心是什么意思| 睾丸积液吃什么药| 副乳是什么意思| 腰痛吃什么好| 一级军士长相当于什么级别| 处女膜破了什么症状| 无国界医生是什么意思| 唾液酸苷酶阳性什么意思| 女生胸痛什么原因| 什么的草帽| 门可罗雀是什么意思| 屁眼疼痛什么原因| 月经量少是什么原因啊| 肚脐周围痛是什么原因| 圆脸女生适合什么发型| 厌男症的表现是什么| 睡觉为什么流口水| 什么是胃肠型更年期| ad是什么| 环状肉芽肿是什么皮肤病| 骨密度减少是什么意思| 2022年属什么生肖| 手脚热是什么原因| 孩子打喷嚏流鼻涕吃什么药| 萎缩性胃炎吃什么水果好| 尿路感染是什么症状| 呕吐出血是什么原因| 奢望是什么意思| 肛门痒擦什么药| 大洋马是什么意思| 右脸长痘是什么原因| 6月18日是什么节| igc是什么意思| 胃寒吃什么| 西瓜和什么榨汁好喝| 以至于是什么意思| 乳腺钙化是什么意思啊| 化疗后白细胞低吃什么补得快| 9月25是什么星座| 妇科支原体是什么病| 什么烟贵| 芙蓉花长什么样| 锰酸钾是什么颜色| 梦到自己开车是什么意思| 5月份是什么星座| dsd是什么意思| 化疗为什么掉头发| 姑息什么意思| 2010年是什么年| 毛主席的女儿为什么姓李| 手电筒的金属外壳相当于电路中的什么| 尾牙宴是什么意思| 犹太人为什么不受欢迎| 白塞氏是一种什么病| 血糖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肾结石喝酒有什么影响| 充电宝什么品牌好| 种牙好还是镶牙好区别是什么| 南京有什么好玩的景点| 整个后背疼是什么原因| 腰椎穿刺是检查什么的| 煮牛肉放什么容易烂| 做什么菜适合放胡椒粉| 吃什么降胆固醇| 原汤化原食什么意思| 小狗咳嗽吃什么药好使| 水五行属什么| 1970年属什么生肖| 嘴巴起水泡是什么原因| 自残是什么心理| 血栓吃什么药| 2009年属什么生肖| 心脏缺血吃什么药| 形态是什么意思| 雌二醇过高是什么原因| 婚检女性检查什么项目| 淋巴细胞偏高说明什么问题| 为什么会梦遗| 发冷是什么原因| 睡觉流口水是什么原因| 鹅口疮用什么药效果好| 太阳又什么又什么| 航班是什么意思| 缺锌有什么表现和症状| 嗝气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空是什么意思| 早年晚岁总无长是什么意思| 耸是什么意思| 吃什么变碱性体质最快| 中联办是什么级别| 现在有什么赚钱的路子| 爱爱是什么感觉| 高血压挂号要挂什么科| 西班牙用的是什么货币| 股票roe是什么意思| 小腿浮肿吃什么药最好| 儿保科主要是检查什么| 鲢鱼吃什么食物| 姥姥的妈妈叫什么| 不二人选是什么意思| 吃无花果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执勤是什么意思| 面部脂溢性皮炎用什么药| 贱货是什么意思| 鲍鱼是什么| 水厄痣是什么意思| 高什么远什么| 种田文什么意思| 什么时候阅兵| 喝什么茶对肾好| 拿什么证明分居两年| 打狗看主人打虎看什么答案| 百度
退休教师
您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师资队伍 > 退休教师
袁济喜 教授
来自: 时间:2025-08-03

袁济喜,1956年生,上海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

2016年6月,受聘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新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人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通讯评委,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同行专家通信评委。

曾任西南大学特聘教授;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北京市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中华美学会常务理事等。1990至1992在日本九洲大学文学部研修,曾赴香港大学、台湾大学、铭传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英国杜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东方大学等访学。

2006年6月,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荣誉称号。2009年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0年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高等教育)特等奖。2013年6月,获北京市优秀教师荣誉。历任北京市第十、十一、十二届政协委员。

2013年被国家语委聘为《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任文艺组组长,出版有《中华思想文化术语》十二辑,并译成多种外语传播。专著《六朝清音》于2002年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获2014年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从事的学术专业有:魏晋南北朝文学与中国古代文论、中华美学研究。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末出版了专著《六朝美学》,被誉为六朝美学的开拓性著作。专著有《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中国古代文艺学》、《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汉末两晋文学批评编年》、《魏晋才子传笺证》等等,教材《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多次再版。在中国美学研究方面,出版有《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中国艺术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等专著。2014年,主持修订《中国美学范畴丛书》,这套丛书多次再版,对于中华美学范畴与美学精神进行了研究与开掘。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清华大学学报》、《复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四项,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士人活动与审美范畴构建》,主持并完成中国人民大学重大科研项目两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魏晋重大事件与文学思潮研究》。

基本信息

姓名:袁济喜

任教专业: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性别:男

所在院系:国学院

个人生平

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本科。

1982年本科毕业后就读于该系中国文学批评史硕士研究生专业,师从著名学者蔡钟翔先生。1985年研究生毕业后获文学硕士学位。1985年至199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任教,任讲师与副教授。1995年至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任教,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与教学。1997年起任教授,2001年起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起在在国学院任职,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指导了多名中国古代文论、中国古代文学方向的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美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

1990年至1992年曾赴日本九州大学古代研修。

1994年被选为北京市第一批新世纪人文社科理论“百人工程”成员,申报的《中国传统美育与人格建构》选题获得该工程的首批项目资助,后又获得华夏英才出版基金的资助,以《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的书名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两次被中国人民大学推选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与教育部第三届青年教师奖候选人。

2003年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申报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取得申报成功。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兼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

2007年8月下旬,出席《文心雕龙》国际研讨会暨中国文心雕龙第九届年会并当选为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国家一级学会)的副会长。

2016年受聘中国人民大学首批杰出人文学者。

2025-08-03,出席青岛农业大学国学研究院揭牌仪式,与青岛农业大学校党委书记李宝笃一起为青岛农业大学国学研究院揭牌。

研究课题

一、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中国文学类”资助一般项目5项:

1.《魏晋重大事件与文学思潮走向研究》(22BZW014)2021年立项,在研。

2.《南朝文学批评形态研究》(15BZW002)2015年立项,已结项;

3.《汉末三国两晋文学理论批评编年考论》(10BZW005)2010年立项,已结项;

4《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04BZW007)2004年立项,已结项;

5.《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价值的现代传承》(00BZW010)2000年立项,已结项。

二、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子项目4项:

1、《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的整理、传播与数据库建设》(批准号:15ZDB003)2015年立项,任第一子课题的主持人。

2.《传承与超越:宋明理学及其美学对原始儒家的传承与超越及对道释理论的融合研究》(20&ZD048)2021年立项,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宋明理学与中国美学话语体系建构研究》的子项目;

3.《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构建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谱系研究》(16ZDA110)2016年立项,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美育话语体系构建研究》的子项目。

4、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论关键词研究的历史流变及其理论范式构建》(22$ZD258)的第一子项目主持人。

三、主持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魏晋南北朝士人活动与审美范畴构建》(12JJD750018),已结项。

四、主持校级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

1.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重大项目“四部之学与中国文学形态构建”(17XNL012)2017年立项,已结项。

2.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持续支持类项目“集部形态与中国文学”(17XNL012)。

代表性著作

1.《两汉精神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2.《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3.《中华美学趣尚》,京华出版社,1995年。

4.《人生交换》,海天出版社,1999年。

5.《中西美学思想比较》(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

6.《人海孤舟:汉魏六朝士的孤独意识》,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7.《六朝美学》(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人生交换》,海天出版社,1999年。

9《华夏审美风尚史·六朝清音》(与盛源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0《兴:艺术生命的激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11.《和:审美理想之维》,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年。

12.《六朝清音》(主撰),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3.《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4.《古代文论的人文追寻》,中华书局,2002年。

15.《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16.《承续与超越---中国传统美学与当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中古美学与人生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8.《文心雕龙品鉴》(与陈建农合作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20.《中国古代文艺学》(与蔡钟翔合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21.《国学十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

22.《新编中国文学批评发展史》(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

23.《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辽海出版社,2014

24.《中国艺术批评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

25.《魏晋才子传笺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

26.《南朝学术与文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代表性论文

1.《走向现代的传统美学》,收入《百年美学》一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

2.《神会与妙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3.《传统美育与美学研究的激活》,《文学前沿》,第三辑,2001年。

4.《美育与人格关注》,《民族艺术》,2001年第1辑。

5.《论传统美学与当代人文建设》,《思想战线》,2001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1年第11期)。

6.《论六朝文学精神的演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6期。

7.《论“兴”的组合界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8.《神会与妙悟》,《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9.《兴:魏晋六朝艺术生命的激活》,《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

10.《论儒家审美人格的生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2年第9期)。

11.《论中国古代文论的天赋论》,《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

12.《论“兴的审美意义》,《文学遗产》,2002年第2期。

13.《文艺之美与天地之心》,《求是学刊》,2002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2年第6期)。

14.《论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品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收入《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3年第3期)。

15.《论宗白华的魏晋美学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16.《〈淮南子〉与中国古代文论精神》,《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7.《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光明日报》,2025-08-03,(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3年第8期)。

18.《论林语堂的审美人生观》,《求是学刊》,2003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19.《诗兴鉴赏与中华文艺精神》,《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0.《诗兴活动与中国传统审美心理》,《江苏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21.《六朝文体论的人文蕴涵》,《江海学刊》,2004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2.《从“气感说”看文艺的生命激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5年第2期)。

23.《郭象与魏晋美学》,《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04年第11期)。

24.《论中国古代文论精神的特质》,《求是学刊》,2004年第6期。

25.《中国历代美学文库与学术史瞻顾》,《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6.《论林语堂对幽默的解读》,《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春之卷。

27.《从“神感说”探讨古代文论的“神思说”》,《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8.《体大周正,综赅有方》,《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29.《<列子>与六朝文士的演生》,《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30.《文学的生生不息与自然的超验意义》,《学术月刊》,2005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10期)。

31.《从人生忧患到审美升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2.《王弼的阐释智慧与六朝文论》,《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

33.《论六朝佛学对中国文论精神的升化》,《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34.《先秦儒家文论的再认识》,《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35.《两汉文学批评与心理体验》,《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7期)

36.《从<世说新语>看思想对话与文学批评》,《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37.《传统美学的承续与超越》,《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38.《老子的独语与对话》,《长江学术》,2007年第3期。

39.《论梁代皇族萧氏兄弟的文学对话》,《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40.《廉耻建构与文化本体》,《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1.《论<文心雕龙>的人文精神与当代意义》,《文心雕龙研究第八辑》,2007年8月。

42.《国学与现代中国》,《东南学术》,2007年第5期。

43.《老子的独语与对话》,《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44.《博雅教育与文明互动》,《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4期。

45.《从孔子<论语>对话风采看文艺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08年第8期)

46.《端午与传统文化之魂》,《北京观察》,2008年第6期。

47.《“文律运周,日新其业”》,《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48.《加强实验区建设,创新国学人才培养模式》,《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第19期。

49.《志愿服务常态化与建设首善之区》,《北京观察》,2009年第3期。

50.《漫谈中国古代文论的学术智慧》,《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51.《从先秦诸子的对话体看汉语批评》,《江汉论坛》,2009年第8期。

52. 《从董仲舒的奏对看汉代士人与帝王之对弈》,《中国文化研究》,2009年第3期。

53.《建安文学:从思想对话到文学批评》,《江海学刊》,2009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2期)

54.《从刘勰与梁启超的文学趣味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2009年11月。

55.《<孟子>中的思想对话和文学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0年第5期)

56.《“曹操墓”盖棺定论为时尚早——应在析疑与求实中探索历史真相》,《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3期。

57.《论东晋顾恺之的“痴绝”》,《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其期。

58.《教育,从何处启航》,《河北教育(综合版)》,2011年第1期。

59.《从刘勰与梁启超的文学趣味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60.《从刘勰与梁启超的文学趣味论审视当代中国文化》,《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61.《论北魏后期两代士人文学旨趣之异同》,《求是学刊》,2011年第2期。

62.《<文心雕龙>与集部形态建构》,《文心雕龙研究第十辑》,2011年3月。

63.《从对话角度看庄子文艺批评之价值》,《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2期。

64.《再论西魏、北周之际文学复古思想的兴起与衰落——兼论陈寅恪先生之“关陇文化本位政策”》,《江海学刊》,2011年第3期。

65.《从风俗批评到审美批评——应劭<风俗通义>新探》,《学术研究》,2011年12期。

66.《从都城与王权观念重新审视曹魏集团的文学活动》,《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

67.《境界人生》,《北京观察》,2012年第5期。

68.《从集部形态看文学观念在中国》,《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2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2年第10期)

69.《<文心雕龙>与集部形态建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70.《论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与艺术批评的互渗》,《中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2年第11期)

71《南朝与北朝的文学对话及其文学观念构建》,《江海学刊》,2012年第5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3年第1期)

72.《从对话与融合层面探讨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特质》,《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73.《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智慧》,《北京观察》,《北京观察》,2012年第12期。

74.《荀子与儒家文论精神的再认识》,《邯郸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75.《论中国传统学术的人文精神》,《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4期。

76.《汉魏士人问题与文学批评之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3年第10期)

77.《论“七子之冠冕”的形成——试论王粲文学创作中诗礼秩序与情感表现的融合》,《中国文学研究》,2013年第4期。

78.《“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木斋先生<古诗十九首>主要作者为曹植说商兑》《中国文化研究》,2013年第4期。

79.《中国文论的“问道”与“原道”》,《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80.《从<世说新语>看古代文艺批评形态的演变》,《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81.《嵇康传笺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4年第8期)

82.《友善:中国传统美德之彰显》,《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9期。

83.《国学经典与人生智慧》,《中国德育》,2014年第19期。

84.《<文选>编选与嵇康形象》,《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5年第3期)

85.《论蔡邕与汉魏文学观念之禅代》,《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年第1期。

86.《“正始之音”再解读》,《文学遗产》,2015年第1期。

87.《国学与中国梦的实现》,《光明日报》,2025-08-03。

88.《国学与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第12期。

89.《汉末魏晋以“清”为美探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6年第1期。

90.《皇侃<论语义疏>与南朝文学思想构建》,《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91.《从文史交汇看南朝萧子显文学批评之特质》,《江海学刊》,2016年第2期。

92.《从葛洪<抱朴子>看魏晋士人的个体价值观》,《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6年第3期。

93.《风雅与玄思的天合——嵇康四言诗融汇问题新探》,《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94.《兴:文学生命力的彰显》,《文史知识》,2016年第7期。

95.《论鲍照的“急以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7年第8期)

96.《论中华思想文化与文艺术语的特质》,《甘肃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17年第4期)

97.《<周易>贲卦对六朝文学理论的启迪》,《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7年第12期)

98.《中国文艺术语彰显中华文明独特性》,《中国文艺评论》,2017年第6期。

99.《骋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编写创新》,《中国文学研究(辑刊)》,2017年第1期。

100.《中国美学的形神二分与审美物化》,《大西南文学论坛》,2017年。

101.《论家训视野下的文学批评——以<颜氏家训>为中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

102.《论江淹赋作中的文学审美观念——兼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对象的学科定位》,《学术研究》,2017年第10期。

103.《“赤子之心”与中国美学》,《社会科学辑刊》,2017年第6期。

104.《<周易>咸卦与六朝涉性文学再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8年第5期)

105.《<中庸>探赜:心性与审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18年第4期)

106.《<文选>不录赵壹<刺世疾邪赋>探研》,《中国文学研究》,2018年第2期。

107.《<兰亭序>与魏晋生命精神解读——兼与肖鹰先生商榷》,《学术界》,2018年第7期。

108.《从<尚书·金縢>看周公形象的悲慨之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9期。

109.《论刘基文学批评的价值》,《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110.《“书写”与“著述”——如何看待中国古典学术的两种形态》,《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3期)

111.《<大学>及其美学蕴含发覆》,《美学(2017卷)》,2018年12月。

112.《论魏晋南北朝书写的“同”与“异”》,《江海学刊》,2019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19年第6期)

113.《“永明体”与永明时代再探》,《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7期)

114.《<乐记>与古代礼乐文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

115.《论南朝礼学对美学观念的建设》,《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116.《六朝名士与幽明世界》,《学术研究》,2019年第9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

117.《“和”与中国文化传播》,《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2期。

118.《六朝“任诞”与文学批评》,《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119.《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人文杂志》,2019年第11期。

120.《谢朓诗与南朝政治风云的婉曲写照——从钟嵘<诗品>评谢朓“末篇多踬”谈起》,《求是学刊》,2019年第6期。

121.《论中国美学的“中和”智慧》,《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122.《谢灵运“兴多才高”与“繁富”之奥秘解读》,《学术界》,2020年第3期。

123.《论<文心雕龙>与子学流变》,《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9期)

124.《论六朝文论中的“意”概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20年第9期)

125.《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特质及创新性发展》,《中国文艺评论》,2020年第7期。

126.《中国文学批评的奇正互补》,《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127.《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黄保真文集>读后》,《人文》,2020年第2期。

128.《“温柔敦厚”与秦汉审美文化再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

129.《张融现象与宋齐文士活动》,《求是学刊》,2021年第1期。

130.《文学论辩与“兼解以俱通”》,《中国文学批评》,2021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21年第9期)

131.《“温柔敦厚”与华夏审美心理》,《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年第3期。

132.《论先唐诗文评的流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133.《在“负重”与“摛文”之间——论<文心雕龙>对东晋名臣温峤、庾亮的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

134.《论南朝乐学与审美批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135.《“天文”“人文”之辨与古代美育思想》,《中国文化研究》,2021年第2期。

136.《论“温柔敦厚”与“隐秀”的诗学融合——以<文心雕龙·隐秀>为中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1年第11期)

137.《君子豹变——汉魏六朝君子人格美的演变》,《孔学堂》,2021年第3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1年第6期)

138.《郑玄<毛诗笺>与“国史”情怀》,《国际儒学(中英文)》,2021年第4期。

139.《玄言诗的衍化问题再研究》,《学术界》,2021年第12期。

140.《论清代诗学对“意”范畴的重构》,《中国诗学研究》,2021年第2期。

141.《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社会科学战线》,2022年第1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美学》2022年第2期)

142.《唐诗与竹林七贤》,《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22年第2期。(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

143.《<公孙龙子文献撮要>读罢》,《博览群书》,2022年第4期。

144.《曹植之“愁”与意象创变》,《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

145.《论神圣言说与公共言说的嬗代——“言”“语”概念与古代文论》,《社会科学辑刊》,2022年第5期。

146.《“谁是诗中疏凿手”——古代文艺批评的角色探索》,《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10期。

147.《从<世说新语>看六朝美育风貌》,《艺术广角》,2022年第6期。

148.《意象折叠与庾信萧瑟诗风的生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149.《清谈与感兴》,《清华大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

150.《疏野与诗学》,《中国文艺评论》,2023年第4期。

所教课程

本科生:1、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2、中国文学理论史。3、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讲。4、中国美学史

研究生:1、中国古代文艺学。2、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论。3、中国现代美学研究。4、集部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论、中国美学与魏晋南北朝文学

获奖情况

《六朝清音》(主撰),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

专著《汉末三国两晋文学批评编年》,荣获2014年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二等奖。

获北京市政协“2015年优秀提案”表彰。

梦见朋友结婚是什么意思 心病是什么病有哪些症状 小厨宝是什么 什么的早晨 嘴唇暗紫色是什么原因
女性睾酮高意味着什么 失心疯是什么意思 凿壁偷光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孕妇查凝血是检查什么 硬卧代硬座是什么意思
肺部检查应该挂什么科 为什么没人穿卡帕 白发多吃什么可以改善 kj是什么单位 邪气是什么意思
什么不导电 4月份是什么星座 拉拉裤后面的胶片是做什么用的 脑梗吃什么水果好 医保统筹支付什么意思
女人小腹坠痛是什么原因hcv7jop9ns2r.cn 沧海遗珠是什么意思hcv9jop2ns6r.cn 囊中羞涩什么意思hcv8jop6ns0r.cn 挂科什么意思hcv8jop0ns1r.cn dady是什么意思hcv8jop2ns3r.cn
职业年金是什么意思hcv8jop6ns4r.cn 从胃到小腹连着疼是什么原因hcv8jop9ns1r.cn 十指不沾阳春水是什么意思hcv9jop1ns8r.cn 手皮脱皮是什么原因hcv8jop3ns9r.cn 瞎子吃核桃砸了手是什么生肖hcv9jop6ns6r.cn
解体是什么意思hcv8jop4ns1r.cn 女性黄体期是什么意思hcv8jop9ns3r.cn 女燕读什么hcv8jop3ns1r.cn 沼泽地是什么意思cj623037.com 吃什么不会胖又减肥96micro.com
解酒喝什么hcv9jop5ns2r.cn 坐飞机要带什么证件hcv8jop9ns5r.cn 硬皮病是什么病hcv8jop2ns9r.cn 日本人为什么长寿hcv7jop6ns6r.cn 杰五行属性是什么hcv9jop1ns5r.cn
百度